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这为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推动制度变革,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指明了发展方向。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科技创新,将知识产权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工具。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体系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重要环节。《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明确提出,加速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鼓励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技术转化。
深圳作为全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改革开放的标杆城市,通过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支持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和跨境知识产权合作,展示了知识产权交易与国家方针高度契合的创新路径,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监局”)通过创新政策设计,鼓励企业将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成果进行市场化交易,将政策引导与市场化手段相结合,构建国际化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联结跨境知识产权支持多元融资模式
知识产权融资一直是企业技术转化中的难点。对此,市监局推出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知识产权保险服务。中小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可以将无形资产转化为融资工具,获得研发和市场推广所需的资金。例如,某科技企业将其人工智能专利进行质押,成功获得银行500万元贷款,并用于市场拓展。为了鼓励企业参与知识产权交易,市监局还出台了多项政策,激励企业主动参与知识产权交易,包括专利拍卖、转让等市场化运作。这些政策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
市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政策和金融上,要不遗余力支持知识产权交易,在公信力上应致力于构建高效、透明的交易平台。市监局联合多方力量,建立了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并为参与者提供了全流程的技术支持和法律咨询服务。通过这一平台,企业不仅能够快速找到潜在买家,还能在交易过程中享受平台的法律保障。比如,深圳某生物科技公司通过平台将其新型疫苗技术授权给欧洲的一家药企,并在短短三个月内完成了专利许可交易。这一案例展现了深圳在知识产权跨境交易中的高效性和国际化程度。
此外,知识产权融资不仅停留于单一层面,作为经济高度运转的门户,还需要注重多层次融资支持。市监局大力推进跨境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的建设,利用深圳联合香港、澳门的资源,构建国际化知识产权交易平台,让企业可以实现专利的跨境流通和技术输出,加强区域间的协同创新。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技术拓展市场空间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有效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品牌全球化,对知识产权高效转化有着重要作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为知识产权交易的跨境合作提供了机遇;深圳与香港在知识产权交易方面的合作,推动了国际专利转化项目的落地。香港凭借其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国际化市场优势,成为深圳技术成果“走出去”的重要桥梁。例如,深圳和香港高校联合开发的绿色能源技术,通过跨境交易平台实现专利授权,并在东南亚市场取得商业化应用。
市监局在推动知识产权交易中的探索,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市场主导与政府支持相结合。坚持市场化运作,充分挖掘有效市场,高效配置生产要素资源、促进经营主体形成、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保持生产要素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使生产要素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促进经营主体的形成。独立而有活力的经营主体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载体。通过鼓励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以赢得竞争和市场,并助力国家科技进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创新支持。同时,在国内市场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为赢得更大发展空间,需不断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由此推动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国际市场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进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二是跨境合作拓宽市场空间。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实现技术与资本的全球对接。为了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需要对产品线和供应链进行优化。针对目标市场的消费者需求,调整技术产品设计和功能,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与合作,建立灵活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以应对市场变化和突发情况。三是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和基础,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要不断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金融创新是盘活实体经济的重要路径。提升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融资能力,需要通过知识产权融资解决企业在技术转化中的资金难题。
市监局在知识产权交易领域中积极尝试、勇于改革,显著提升了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活力。以深圳专利拍卖项目为例,政府提供财政补贴,推动企业和高校参与专利拍卖,并通过科技园区对接企业需求,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这种市场与政策的双重驱动模式,不仅提高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还解决了知识产权转化过程中常见的瓶颈问题。这些举措不仅帮助企业解决了专利积压和资金短缺问题,还促进了更多高质量技术进入市场,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模式。
搭建先行示范平台引领区域创新发展
国家鼓励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方针,是市监局改革的指导方向。深圳市通过改革知识产权交易体系,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并通过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协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其中,南山、福田、宝安等区域,利用市场力量与政府政策推动专利转化和创新落地的经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效果。
南山区建设科技园与高校专利转化的示范区。南山区作为科技创新的桥头堡,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总部经济”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抢抓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推动科技创新成为南山谱写发展新篇章的重要生力军。五年间,南山区科技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5.3%。市监局挖掘南山区作为深圳科技创新中心的特点,依托高校和企业研发力量,积极推动专利的市场化运用。例如,深圳大学和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在科技园内搭建了专利转化基地,通过专利拍卖会和项目对接,实现了高校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
福田区深耕金融与知识产权融合的试验田。福田区作为深圳的商业、金融中心,一直以来充满着时尚和活力,为市民营造了优质的消费环境和高品位的生活质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长期位居深圳首位,这里不仅有深圳最密集的商圈,也有独领全国风骚的时尚产业。近年来,福田区不断顺应市监局号召,率先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保险服务的创新模式。某AI初创公司在福田区质押其专利后,获得了1000万元融资用于市场扩展,成为全国知识产权金融创新的典范。
宝安区打造先进制造业管理运营的样板间。近年来,宝安区通过引入专家评审机制,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构建了重大文化创意活动综合评估体系,形成了产业项目专业化、规范化管理的闭环。宝安区深入挖掘深港文化,以知识产权交易新业态加快构建产业集群,从文化装备生产为主的单一业态,到涵盖创意设计服务、内容创作生产、文化投资运营等全部文创产业九大类别,打造了一批具有宝安特色的文化产业新业态,同时聚焦先进制造业,通过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体系,推动产业升级。某机械制造公司通过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完成了技术输出,成功进入欧洲市场,实现了品牌与技术的双赢。
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基础上,深圳市监局提出,将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领域的改革,探索更加灵活的交易模式和融资方案,通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将知识产权交易的影响力扩展到更广泛的国际市场。同时,还将继续完善法律保障体系,为知识产权交易创造更加透明、公正的市场环境,为推动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改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