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资讯 > 媒体之声

《深圳特区报》:深圳出台“服务型执法”8条具体措施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日期:2025-02-12 17:35字号:    

  制定“无事不扰”正面清单、深化“随信综合查”模式、拓展非现场智能监管……昨天,记者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服务型执法”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发布,推出8条具体措施,助力优质企业轻装前行、专注发展,优化营商环境。

  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若干措施》旨在通过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服务型执法模式,提高执法质量。

  《若干措施》其中一个亮点是,除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行业、重点领域外,探索制定“无事不扰”正面清单,分期分批将信用好、风险低的诚信守法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并实时动态管理。对正面清单企业,除了上级部署、收到违法线索和法律法规规章有明确规定的外,原则上不主动开展现场检查,最大程度减少“执法扰企”。

  《若干措施》指出,要深化“随信综合查”模式。聚焦餐饮、重点工业产品等重点领域,深入推进“随信综合查”,优化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推行“一业一查”综合监管改革,按照“同一检查对象、能联合尽联合”的原则,科学整合多个检查事项,规范联合检查要求,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在拓展非现场智能监管方面,我市率先在食品、特种设备监管等重点领域,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AI预警等技术赋能监管执法。能通过网络监测、信息共享、智慧监管等方式开展检查的,不入企检查。

  我市将建立信用修复从快机制。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一并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全面实施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信用修复提示函“两书同达”。对已主动开展合规建设的市场主体一般失信行为,探索建立“信用修复快车道”,从快从简完成修复,帮助市场主体恢复正常经营状态。

  “在执法时,动态调整减免罚清单。”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食品、产品质量等领域,动态调整轻微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减免罚清单,明确适用条件及程序,让容错规则清晰可预见。对于可以不予处罚、减轻处罚的,不予处罚、减轻处罚,避免“小过重罚”。

  我市将探索建立困难主体事后帮扶机制,重点关注涉案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主体在被处罚后面临的实际困难,对履行缴款义务暂时有困难的,指导其采取延期或分期方式缴纳罚款。同时,加强在质量管理、品牌培育、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指导帮扶。

  我市还将建立大湾区“9+2”区域执法协作机制,推动执法信息共享和执法证据互认,加强涉深线索研判。规范异地执法调查审批流程,协调解决跨区域执法争议,促进跨区域执法公平公正,切实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据悉,为了更好地进行服务型执法,我市将推行精准普法合规指导。围绕“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及知识产权、平台经济等重点领域,量身定制个性化合规指引。运用大数据分析确定高频违法区域和行业,建立高频违法行为“风险画像”,提供针对性“预防式”合规体检服务。通过对市场主体“回头看”,强化案后跟踪指导,帮助涉案主体合规经营。

  市政协委员、深圳市高智量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飞表示,《若干措施》的出台,进一步提高执法质量,为企业减负,切实保障市场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版次:A01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25年02月10日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

党政机关标识 |主办单位: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知识产权局) 网站标识码:4403000004 粤ICP备15042059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947号 | 网站地图 - 网站概况 - 版权保护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7010号工商物价大厦办公时间:09:00-12:00,14:00-18:00(工作日) 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简介 信息无障碍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