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民营经济既面临数字化转型、绿色转型的战略机遇,也需应对国际竞争加剧、市场需求变化的现实挑战。新征程上,应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让民营经济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时指出,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不能变也不会变,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论述,蕴含着深刻的经济逻辑与战略导向,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信心与动力。
新时代赋予民营经济新使命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到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愈发凸显。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正重塑全球竞争格局,为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推动我国创新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关键要激发广大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让民营经济凭借其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发挥重要作用。许多民营企业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新兴技术领域,人形机器人、AI大模型等颠覆性技术多由民企主导研发,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在创新上的突出成就,不仅推动企业自身发展壮大,更为整个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强大动力,有力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民营经济的贡献举足轻重。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规模持续壮大,活力不断迸发,已然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中流砥柱,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以深圳为例,以华为、大疆、比亚迪等民营企业为代表,形成“硬件+供应链”的产业路径,造就产业链集群及强大的制造能力。众多民营企业通过持续创新商业模式,构建起庞大的数字经济生态系统,不仅推动电商行业蓬勃发展,还带动物流、金融、大数据等相关产业协同进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民营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以就业为例,民营企业以其点多面广、灵活性强的特点,创造了海量的就业岗位,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民营企业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以及吸纳了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助力无数家庭实现增收致富,极大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稳定就业大局、保障民生福祉意义深远,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民生领域的生动体现。
新征程上民营经济发展天地广阔
新质生产力催生新机遇。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在人工智能领域,众多民营企业积极布局,在人工智能算法、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不断创新。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民营企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积极拥抱新技术,勇于创新,民营企业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作出更大贡献。
超大规模市场拓展新空间。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消费群体庞大且需求层次丰富多样,给民营经济发展带来很多新的机遇、提供更大发展空间。民营企业可以依据自身优势和定位,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灵活的经营机制,迅速捕捉市场需求变化,精准提供契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为消费者带来便捷、舒适的生活体验。超大规模市场还能够吸引大量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和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民营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容易获取原材料、零部件以及各类生产性服务,降低采购成本和交易成本。
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环境。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2023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从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等多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各地也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出台配套政策。这些政策举措的实施,有助于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市场环境,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强大信心。
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
当前,民营经济既面临数字化转型、绿色转型的战略机遇,也需应对国际竞争加剧、市场需求变化的现实挑战。新征程上,应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让民营经济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拓展广阔空间。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提高经营主体准入效率和政府准入管理能力,确保清单之外各类经营主体均可依法平等进入。建立公平竞争审查长效机制,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保障各类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还要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严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各类违法违规执法行为,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内容。要积极培育创新文化,为民营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国家重大科技攻关等方面创造更好条件,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创新热情。弘扬诚信文化。诚信守法经营是企业的立身之本、长久之策。要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引导企业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将诚信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信任和市场份额。传承奋斗文化。要弘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奋斗精神,建立新生代企业家成长培育机制,为民营企业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服务,激励更多人投身创新创业,在奋斗中实现企业发展和个人价值。
扎实抓好政策落实,激活民营经济澎湃活力。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政策执行机制,探索“政策直达”“免申即享”等工作机制,切实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要强化政策配套和部门协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并非孤立存在,需强化部门协同和政策配套。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跨部门协调合作,确保政策举措取向一致、协同高效。还要建立健全民营经济政策落实监督评估机制,确保各项政策及时精准惠及民营企业。
版号:A08 来源:深圳特区报 时间:2025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