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持续保持健康发展势头,一个重要原因是: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释放市场活力,增强“双创”新动能。
据深圳市企业注册局最新统计,全市商事主体总量达到319.7万户,继续保持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上半年新登记外资企业9425户,同比增长173.5%。按市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深圳市2017年常住人口1252.83万人计算,深圳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55.2户,拥有企业149.5户,创业密度居全国第一。
上半年新登记商事主体24.7万户
今年,90后小伙姚舜成立深圳市一点互动网络有限公司,当了CEO。姚舜感叹说:“深圳真是适合创业的好地方,实行信用监管,注册登记手续简便,为企业节省人力物力。再加上产业集聚,信息资源丰富,让公司在短时间发展壮大。”
商事制度改革带来宽松的营商环境,让千千万万像姚舜这样的创业者轻松创业,为持续推动深圳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截至2018年6月,深圳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64个月,新登记商事主体超过256.3万户。
值得一提的是,外资看好深圳。市企业注册局专家介绍,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商事主体247679户,其中企业154759户;新登记外资企业9425户,延续去年9月份以来外资登记大幅增长的趋势,同比增长173.5%。
行业分布特色明显。批发零售、商务租赁两大行业在各区(新区)均占较大比重;南山、福田侧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业等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罗湖、大鹏侧重居民服务业;盐田依托港口优势,交通运输等物流类企业较为集中;宝安、龙岗、龙华、光明、坪山等传统制造业大区,从事制造业的企业占较大比重。
第三产业比重超过九成
上周,深圳卫安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在前海成立。该公司工作人员彭丽说,公司主要从事安全防范产品方面的业务。她表示,由于看好安防市场,总公司今年再注册一家公司,方便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第三产业的良好前景吸引不少投资者。据深圳市企业注册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市新登记企业中,第三产业比重超过九成,占93.1%。新登记企业行业集中在批发零售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及信息传输业等三个行业,占企业的七成多。
目前,深圳强化企业主体实力,厚植人才根基,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此助力经济发展,从而吸引更多投资者。据统计,上半年,深圳新登记生物、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共13760户。
同时,深圳围绕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和民生改善的紧迫需求,在具有相对优势的战略必争领域,遴选出包括海洋产业、航空航天、生命健康、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等四大类“未来产业”,争取集中资源、精准发力,孵化和培育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未来产业集群”。1至6月,全市新登记未来产业企业1289户,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深圳特区报》2018-7-18第A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