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简称深圳市消委会)指导,深圳市福田区消费者委员会联合深圳市宝安区消费者委员会开展了功能性饮料比较试验,以期为消费者选择功能性饮料提供消费参考。
本次比较试验选取10款功能性饮料作为样品,包括国产红牛、东鹏、乐虎、体质能量、魔爪、力保健、战马7款国产商品,以及奥地利红牛、泰国红牛、卡拉宝3款进口商品。其中5款为保健食品,5款为非保健食品。结果显示,10款样品测试结果普遍偏好,其中6款样品测试结果为五星,3款样品测试结果为四星,1款样品测试结果为三星。
近年来,功能性饮料在国内持续流行。目前,种类繁多的功能性饮料以抗疲劳等功效为卖点,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每当运动、开车、熬夜、加班的时候,不少人都会喝功能性饮料,醒脑提神,补充精力。
据了解,功能性饮料是指通过调整饮料中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人体功能的饮料。也正因如此,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功能性饮料中的元素含量。
深圳市消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试验的10款产品均为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主流功能性饮料品牌,测试内容也充分参考了消费者的意愿。在此之前,深圳市消委会针对功能性饮料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在功能性饮料成为“大众饮品”的同时,消费者对功能饮料了解甚少,选择上也比较盲目。同时,牛磺酸、咖啡因、含糖量、那非类违禁物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4个问题。约27%的消费者担心功能饮料中含糖量过高,引起肥胖;约28%的消费者关注功能饮料的咖啡因含量;5%消费者会从功能饮料中补充营养素。
此次比较试验测试指标共有那非类违禁物、总糖、牛磺酸、咖啡因4类。其中,那非类药物是近年来保健食品打假中的重点项目,一些宣称抗疲劳的保健食品存在非法添加问题,服用时具有一定的禁忌和副作用,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等患者摄入后,容易引起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甚至死亡。
此次检测的那非类违禁物包括红地那非、氨基他达拉非、豪莫西地那非、羟基豪莫西地那非、那红地那非、伪伐地那非、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伐地那非、硫代艾地那非、那莫西地那非11个子项。结果显示,10款功能饮料均未检出11种那非类物质,测试结果均为偏优。
总糖检测中,10款样品的平均含糖量为11.7g/100ml,略高于奶茶类饮品的含糖量。9款样品的含糖量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天摄入不超过50g”的建议范围之内,其中魔爪和力保健含糖量最低。同时,体质能量含糖量为75.5克/罐,饮用一瓶摄入的糖含量已超过每日推荐摄入量的上限。
牛磺酸是功能饮料中重要的有效物质,是一种未纳入蛋白质类物质的特殊氨基酸,在大脑、视网膜、肌肉中含量丰富,有维持机体渗透压平衡、维持正常视觉功能、降血糖、增加心脏收缩能力、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功能。该项含量测试结果显示,不同品牌牛磺酸含量差异较大,含量最高者是含量最低者的20倍。其中,力保健的牛磺酸含量最高,为1020mg/100ml;其次是红牛牌劲能饮料,牛磺酸含量为394mg/100ml。其他饮料的牛磺酸含量均在40~60mg/100ml范围内。深圳市消委会表示,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牛磺酸含量的功能性饮料。
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暂时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在某种程度上减轻精神疲劳,部分消费者饮用过量会引起焦虑、暴躁、失眠等。此次10款功能性饮料的检测结果均在健康成人的每日安全摄入量范围内,其中魔爪的咖啡因含量最高,为28mg/ 100ml,相当于一杯美式咖啡。
“此次功能性饮料测试结果偏优,除了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和消费升级倒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也有来自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原因。”有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消费升级趋势日益明显,为功能性饮料市场带来新契机。一方面,功能性饮料是目前除了软包装水外,饮料中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之一;另一方面,饮用功能性饮料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带动了功能性饮料产业欣欣向荣。
从2011年到2019年,我国功能性饮料零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而且我国功能性饮料的人均消费量每年仅为0.5公斤,不足发达国家的1/14,功能性饮料存在巨大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目前我国涌现出红牛、东鹏特饮、乐虎、体质能量等热销品牌,不少品牌都处于快速发展状态。比如,2018年到2019年,东鹏饮料的营收就从30亿元增加到42亿元,同比增长40%,市场占比居国内第二。红牛、乐虎等品牌也实现了较快增长。
正如东鹏饮料集团董事长林木勤所说,东鹏特饮之所以能够保持强劲增长,其中原因,就是“产品立本、创新谋变”8个字。在市场一片向好情况下,产品质量已经成为不少功能性饮料制胜市场的利器。
虽然此次试验结果偏好,但深圳市消委会也提醒消费者,咖啡因敏感者及特殊人群不适合喝此类功能性饮料。由于部分包装上没有提示不适宜人群及每日饮用限量,因此咖啡因敏感者及特殊人群应尽量选择包装上有适用人群、每日饮用量提示的产品,并按照提示饮用。同时,功能性饮料含糖量高,切勿过量饮用。功能性饮料平均含糖量比奶茶高,饮用过量容易引起龋齿、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问题。
《中国质量报》2020-9-3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