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吃甜食的人肯定对“奶油”这个词不陌生,它可以用来制作很多美食,比如:“奶油蛋糕”、“奶油布丁”、“冰淇淋”等等。但超市专柜里的奶油产品五花八门,包括黄油、奶油、稀奶油、人造奶油,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一、奶油和稀奶油不一样
通常我们口中所叫的商品“奶油”,在国家标准中的“学名”其实是“稀奶油”,在GB 19646-2010《稀奶油、奶油和无水奶油》中对应的名字是稀奶油(cream),它是指以乳为原料,分离出的含脂肪的部分,脂肪含量在10.0%-80.0%。
而国标中的“奶油”(也叫黄油,butter),则是以乳和(或)稀奶油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脂肪含量≥80.0%的产品。
此外,在国标中跟“奶油”、“稀奶油”并列的分类,还有一个是“无水奶油”(同理,也叫无水黄油),以乳和(或)稀奶油(经发酵或不发酵)为原料,它的脂肪含量就更高了,不小于99.8%。
二、搅打稀奶油是什么?
说到奶油,很多喜爱烘焙的人马上会联想起搅打稀奶油。搅打稀奶油,顾名思义就是将稀奶油搅打、膨胀发泡而来,可以用来装裱冰淇淋、咖啡、糕点,还可作为夹心馅料赋予食品浓郁奶香。稀奶油变成蓬松质地的原理其实很简单,空气被搅打进了稀奶油,并与稀奶油中的脂肪球形成了较稳定的泡沫结构。稀奶油随着搅打时间的不同,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三、人造奶油含反式脂肪酸,千万别吃?
奶油还有一种很常见的品种——“人造奶油”,与前面介绍的几种奶油不同的是,它在食品类别上不属于乳制品,而是油脂制品。不过,也不要误会“人造”两个字,它并非假冒伪劣产品。人造奶油是由食用动、植物油加工而来,比奶油相对便宜,稳定性好、货架期长。
有些人认为人造奶油含有反式脂肪酸(过多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不能吃。但其实奶油本身就有含高饱和脂肪及胆固醇,不利于心脏健康;而大部分人造奶油不含胆固醇且饱和脂肪含量也较少,此外经过生产工艺改进,现在很多人造奶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已经降到很低(甚至为“0”)。因此,人造奶油未必比奶油差,大家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