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腹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指由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排便次数异常增多,粪便多呈水样便或带有黏液、出血性稀便或可见假膜,同时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甚至出现发热、寒战、昏迷、休克或死亡。药源性腹泻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通常在用药初期出现,持续时间比较短;慢性通常在用药一段时间后出现,持续时间比较长。
药源性腹泻约占所有药品不良反应的7%,目前,超过700种药物与腹泻相关,其中约25%为抗菌药物。常见的可致腹泻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药物类别 | 举例 | 可能出现的症状 | 注意事项 |
抗生素 | 青霉素类 |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青霉素 | 常发生假膜性肠炎,通常出现血性腹泻,水泻2-3天后转为肉眼血便,出现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水合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甚至休克、结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病死率较高 | 阿莫西林引起假膜性肠炎的发生率高达35% |
头孢菌素类 | 头孢洛林酯、头孢曲松 | 腹泻 | 头孢菌素类引起假膜性肠炎的发生率达30% |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的复方制剂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 | 腹泻 | 与其他抗生素相比,此类复方制剂药源性腹泻的发生率明显较高 |
大环内酯类 | 红霉素 | 腹泻、恶心、呕吐、腹部绞痛 | 红霉素药物剂量越高、治疗时间越长,腹泻症状越严重 |
林可霉素类 | 克林霉素、林可霉素 | 腹泻、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 腹泻发生率较高 |
喹诺酮类 | 西他沙星、加雷沙星 | 水性腹泻,严重时伴有出血、发热、腹部疼痛 |
|
抗肿瘤 |
| 顺铂、环磷酰胺、卡莫斯汀、氟尿嘧啶、伊立替康、阿糖胞苷、甲氨蝶呤、盐酸埃克替尼 | 恶心、呕吐、腹痛、出血性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 | 合用伊达比星、依托泊苷和卡铂的患者,腹泻发生率高达33% |
使用抗肿瘤化疗药的患者10%以上都会出现药源性腹泻,通常发生在化疗1-7日,典型症状为无痛性腹泻或伴有轻度腹痛,喷射状水样便,一天数次或数十次,持续一周,严重者长达3个月 |
解热镇痛抗炎药 |
| 金诺芬、布洛芬、萘普生、甲芬那酸、双氯芬酸、吡罗昔康 | 急性腹泻,可伴有血和黏液,体重减轻,内镜检查可见结肠黏膜上有红斑、溃疡及出血 | 停用解热镇痛抗炎药后腹泻会停止,但有时可出现致命的并发症,如肠穿孔、肠内出血等 |
抗结核药 |
| 利福平 | 腹泻 | —— |
抗高血压药 | 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滞剂 | 普萘洛尔、利血平、甲基多巴、呱乙啶 |
| —— |
利尿药 |
| 呋塞米、依他尼酸、螺内酯 | 缺血性结肠炎、腹泻 | —— |
质子泵抑制剂 |
| 奥美拉唑、泮托拉唑 | 腹泻 | —— |
H2受体拮抗剂 |
|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 | 腹泻、恶心、泡沫样便 | 常在用药后数周或数个月内出现,停药后48小时内恢复正常 |
避孕药 |
|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恩前列素 | 腹泻 | —— |
调节血脂药 |
| 考来烯胺 | 脂肪泻 | 大剂量时可与胆酸螯合,干扰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和脂肪的吸收,引起脂肪泻 |
抗心律失常药 |
| 地高辛 | 腹泻、恶心、呕吐、腹痛 | —— |
抗肠道阿米巴虫药 |
| 喹碘方、双碘喹啉、卡巴砷 | 腹泻 | 用药后,50%以上患者都会腹泻 |
其他 |
| 肠内营养制剂、氨基糖苷类等 | 腹泻 | —— |
遇到疾病时,患者不可避免地要用到上述表格中的很多药物,药物使用后应留心观察,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等胃肠道功能衰退和发育不完善的人群,如症状趋于严重,应及时就医。
参考来源
刘皋林,吕迁洲,张健.药源性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0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