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其他 > 专题服务 > 已归档-食品安全监管 > 风险交流

分辨食品安全事件 消费者要“兼听则明”

来源:日期:2015-11-19 09:36字号:    

  第三期食品药品安全风险交流昨在深圳图书馆举办

  深圳市2015年第三期食品药品安全风险交流会在深圳图书馆南书房举办,邀请到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综合业务部主任丁绍辉,及市药品检验所中药室主任王淑红为市民解读食品药品安全的认识误区。

  “无添加的食品最好”是误区?

  生活中,不少消费者会认为无添加剂的食品是最好的。“要看添的是什么!”丁绍辉认为这是误区,大家把上了国家黑名单的非法添加物混同为食品添加剂。事实上,不得不用、必须添加的物质才叫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色素等,没有防腐剂,食品在长途运输中无法达到保质保鲜。所以,食品添加剂的关键在于评估其风险,制定出一个“限量值”,在此限量内食用,好处能远远超出风险。

  具体到涉及添加剂的食品安全事件,丁绍辉介绍,“毒包子”事件就是含铝添加剂超标的问题。但应该科学认识含铝添加剂。据会上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供的食品安全手册介绍,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制定了铝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为1毫克每公斤体重,这相当于一个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周摄入的铝不超过60毫克则不会导致铝的蓄积并引起健康损害。如果消费者摄入的铝只是偶尔超过这个量,并非持续超出该水平,也不会影响健康。

  明辨食安事件要多听 会用常识

  市民黄先生在会上分享到,他之所以下意识地认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当前影响食品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主要是由于三聚氰胺、苏丹红等非法添加剂的使用,造成了一些影响很大的事件。

  那么消费者如何分辨食品安全事件,避免踏入误区?丁绍辉给出了两个建议,“要兼听则明,任何一个食品安全事件曝光后,不要只听一方言论,给自己时间去兼听,了解真相;

  利用常识去判断,比如毒包子,用了一点点面,做出来的包子却很大,和你在家作出的包子是不一样的。”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

党政机关标识 |主办单位: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知识产权局) 网站标识码:4403000004 粤ICP备15042059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947号 | 网站地图 - 网站概况 - 版权保护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7010号工商物价大厦办公时间:09:00-12:00,14:00-18:00(工作日) 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简介 信息无障碍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