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市民:为了生命安全,千万不要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采购食用菌必须到正规市场,不要在流动摊贩处购买;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应当尽快催吐,同时尽快送到医院治疗;患者如能携带吃剩的蘑菇,可以辅助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每年3~4月份,我市雨量增加,气候温暖潮湿,是市民户外踏青好时节,也是野生蘑菇生长旺季。人们在贪享野生蘑菇的同时,悲剧亦在不时上演,近日,我市就有市民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发生。蘑菇中毒已是我国食物中毒事件中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卫生计生委通报的2014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死亡人数最多,占食物中毒事件死亡总人数的70%。
毒蘑菇与食用菇在外形上没明显区别,仅凭肉眼难以鉴别,而且毒蘑菇所含毒素非常复杂,经烹调加工或者晒干都不能消除。毒蘑菇中毒主要临床为:除了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外,严重的可导致抽搐、痉挛、昏迷,而神经精神型的中毒毒蘑菇病人可产生幻觉、狂笑、手舞足蹈、出现幻视症。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误食毒蘑菇而中毒的死亡率极高。
社会上流行的下列说法均存在认识误区,不能有效避免毒蘑菇中毒:
一、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鸡油菌、褶孔牛肝菌和大红菌等颜色鲜艳,美味可食;而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等剧毒蘑菇,其颜色则为灰色或白色。
二、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大部分蘑菇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有的有毒,有的可食。鹅膏、口蘑、红菇中一些有毒种类也生长在松林中。
三、蘑菇跟银器、生姜、大米、生葱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蘑菇毒素不能与银器等发生化学反应,也就不能产生颜色变化。
四、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多汁蘑菇受伤后,多有乳汁分泌,同时颜色也会发生变化,不能成为蘑菇是否有毒的区分标准。
五、生蛆、生虫的蘑菇没有毒。许多剧毒的鹅膏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
发生蘑菇中毒自救主要方法是催吐并到医院救治,切勿掉以轻心。
一、催吐。立刻饮用大量的温开水或淡盐水,然后采取催吐措施,以尽量减少毒素的吸收;
二、发生毒蘑菇轻微中毒症状也应立即到正规医院救治。因为消化道出现的症状可能很短暂,并在1~2小时后能得以缓解,但内脏损害和溶血反应可在6小时或更长时间后发生。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进一步诊断治疗。
常见毒蘑菇品种见附件《野生蘑菇中毒防治手册》